课件编号8261320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春江花月夜》课件+教案+素材(共26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6次 大小:4157295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音版,课件,PPT,26张,素材,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国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为重点欣赏曲目。乐曲既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特有的朴素、典雅的神韵,又兼具江南丝竹音乐特有的亲切、玲珑的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深为国内外听众所珍爱。同时,《春江花月夜》创设了神话般美妙意境,易于中学生通过欣赏、体验产生相关联想,并学习“换头合尾”、“ 鱼咬尾”、“变奏”等民族器乐创作知识,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主要乐器的音色及形制,感受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韵味。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优美柔婉的旋律,精巧细腻的配器,结合动与静、远与近、景与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幽美恬静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体现了以“平和恬淡”为美的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特征。该曲虽然是多段体,并且文学标题成套,属于一种套曲化的单乐章混合曲式。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能够做到自己识谱视唱。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春江花月夜》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创作方式。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乐曲主题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和传承我们的民族音乐。 重点 通过欣赏、剖析作品,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合尾”及其作用。 难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朗诵给同学听。 同学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学习过这首古诗吗? 由于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作品介绍:《春江花月夜》是中国一首古典乐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精巧细腻的配器,动与静、远与近、景与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幽美恬静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完整欣赏作品:教师播放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分部分赏析教师播放“江楼钟鼓”音频并讲解:演奏乐器:琵琶、古筝、新笛。结构特点:“鱼咬尾”音乐描写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拂涟漪的优美景色。教师播放“月上东山”音频并讲解:优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协调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情景。教师播放“花影层叠”音频并讲解:乐曲描写了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葱葱花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岸边簇簇鲜花倒映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丽的色彩。教师播放“水云深际”音频并讲解:刻画了月光映入水中,水天一色、云深不知处的壮观景象,令人心旷神怡。(5)教师播放“渔歌唱晚”音频并讲解: 首先由箫主奏如歌的旋律,表现了渔歌四起,由远而近,渔翁们在归途中悠然自得地边摇橹边唱着丰收的歌谣。然后音乐突然变快,乐队合奏,把人们兴奋、欢乐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6)乐理知识:换头合尾———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新的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