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69352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2音乐知识 中国民族乐器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38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音乐,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中国
  • cover
中国民族乐器 一、课题名称:《中国民族乐器》 二、课 型: 欣赏课 三、授课年级: 七年级 四、课 时: 一课时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要介绍了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 骨胡、巴乌、葫芦丝和芦笙等七种乐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听赏、模仿、表现等教学手段,了解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了解这些民族乐器所对应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探究民族乐器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同学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 因为时间关系,本单元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教师准备向同学们介绍马头琴和葫芦丝两件乐器。这两件乐器为中国北方和南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也是弓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代表,通过它们的学习,了解不同类别乐器的音色特征,探讨乐器与所在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与喜爱。 1、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是蒙古族最常见的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马头得名,相传公元12世纪已经在蒙古草原上流传。马头琴的音箱为松木制成,呈梯形,音箱两面均蒙有马皮和羊皮。琴杆细长,张两根马尾制成的弦,琴弓亦用马尾制成,演奏时琴弓不夹在两弦间。马头琴发音低沉、音量较小,定弦为外弦音低、内弦音高。演奏时多采用指甲从弦下向上顶弦取音,也有用手指二、三关节处按弦的。因演奏时琴弓与琴身分开,所以可奏击双音,增加了色彩和表现力。 马头琴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的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2、《黄骠马》:由齐·宝力高演奏的马头琴独奏曲《黄骠马》旋律舒展,节奏自由,音程跳动较大,音乐风格鲜明,特别是马头琴演奏时滑音、装饰音的应用,更增添了草原特色。乐曲虽然以黄骠马为对象进行音乐造型,但实际上是歌颂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 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4、《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此曲原为一首歌曲,后被改编为葫芦丝独奏曲,乐曲听起来非常的优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总会让人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以及八面玲珑的傣家楼阁,在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忧抑扬,轻清淡雅。那种月上梢头,人约昏后的羞涩与窃喜,所有原始的、文明的气息,都在人的耳边陆陆续续烟雾一般散漫开来。 七、学情分析: 在初一时,学生通过《八音和鸣》、《传统是条河》等单元的学习,对中国 民族乐器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常见的民族乐器和乐器的音色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八、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培养学生理 解、尊重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