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9020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选择题练习(附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738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练习卷 文昌中学 黄开全 制作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1分,共20分) 1.《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 ‘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 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 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A B D C 5.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6.“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材料主要揭露( ) A.《南京条约》的危害 B.中俄《北京条约的危害》 C.《马关条约》的危害 D.《辛丑条约》的危害 7.一位老人生于1820年,卒于189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 ①鸦片战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B D B 8.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10.学习完《洋务运动》这课后,小明对知识进行了如下的整理,整理的内容符合史实的有( )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 ②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它虽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但完全没能抑制外国经济势力 的扩张 ④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B B 11.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2.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3.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1908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C C A 14.《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