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154

高一第一册《我与地坛》同步练习(一)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31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一,一册,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cover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荫蔽 林荫 禁锢 幽暗 B.璀璨 震撼 滞留 嬉戏 C.穹窿 别墅 悖谬 冰凌 D.盎然 肃穆 炫目 休憩 2.选出加粗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圣地(shèng) 尘嚣(xiào) 荫蔽(yīn) 摇动(yáo) B.朝拜(cháo) 栽种(zāi) 坟墓(mù) 埋葬(zàng) C.栅栏(zhà) 禁锢(gù) 穹窿(qióng) 震撼(hàn) D.温暖(nuǎn) 石棺(guān) 悼念(diào) 谦逊(xùn) 3.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B.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被忘掉了。 C.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 D.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4.下列各句都用了“居然”一词,用得不对的一项是(  ) A.王勤出差已有十天了,大家都希望他今天能回来,下午他居然回来了。 B.接连下了七八天大雨,出门不得,今天居然转晴,怎能不叫人高兴呢? C.他把撒在地里的稻穗一一拾起来,一称,居然有四十多斤。 D.这个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作案多次,劳教过两次的罪犯,在他犯罪的过程中,居然每次都能得到庇护。 5.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夏天,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B.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C.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D.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司机们已经开了十多个小时,但车子还满载着物资器材,一股劲地往上冲,一点倦意也没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只要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就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的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见解。 D.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二、阅读部分阅读《我与地坛》,完成下列问题。 7.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8.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9.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10.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11.你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如何理解地坛?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然而改成而且) 4.A(居然一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而A项中大家都希望王勤能回来,如果真的回来了,并不算意料之外,只能用果然) 5.A 6.D 二、7.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8.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9.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