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析: 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唱脸谱》为八年级上册音乐教科书的曲目,这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让学生们普及了京剧脸谱以及京剧剧目名称等京剧知识,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旦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京剧曲调的艺术魅力,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2.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脸谱人物知识及京歌演唱特点,认识京剧的行当,体会京剧唱腔的韵味。通过讲解京剧的节奏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京剧板式中的“板”“眼”“散板”“迎头板”“腰板”“截板”“底板”等。 3.能力目标:在听、唱、做等各种活动过程中,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唱脸谱》第二乐段,并能通过唱、做、演体会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 拖腔长句“叫喳喳……”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的戏曲艺术绚丽多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剧种多达三百多种。同学们可知道有哪些剧种呢? 2、让学生们观赏老师演唱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跟着京剧中的伴奏一板一眼的唱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老师唱的是什么剧种? 你对该剧种有什么了解吗? 二、讲授京剧小知识 1.京剧简介 讲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最主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大型剧种。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京剧的表现形式(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 讲解:通常净和丑两种角色要勾画脸谱,而生和旦两种行当则很少采用。净、丑的脸谱总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这就与生、旦的略施彩墨形成对比。 4.提问:四大行当中哪一个行当需要画脸谱?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出示脸谱道具,引导学生辨别脸谱的不同之处) 讲解:脸谱是戏剧人物在面部用图案化的化妆方式来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图谱。有句俗话叫“人不可貌相”,但是在京剧中却可以凭借脸谱,以貌取人,因为不同的脸谱可以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形象。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乐作品《唱脸谱》。 三、学唱《唱脸谱》 1、播放视频《唱脸谱》 边听边想: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其唱腔有什么特点? 讲解:这首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通俗歌曲的创作手法。第二部分采用了京剧的唱腔。 2、提问:大家觉得咱们刚才欣赏的《唱脸谱》这个作品,是真正的京剧吗?(不是)它有京剧的韵味,但又有通俗歌曲的流行元素。这是种新的体裁,叫京歌。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唱脸谱》中的第二乐段-京剧唱腔部分。 3、出示乐曲图片,提出问题 ①歌曲中唱了哪些人物?脸谱有何特点?人物性格怎样? 蓝脸———窦尔墩———勇猛顽强 红脸———关羽———忠诚正义 白脸———曹操———阴险奸诈 黄脸———典韦———性格残暴 黑脸———张飞———正直、勇敢或鲁莽 ②不同颜色的脸谱可以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形象。 ③这一乐段展现的人物是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 (净行,也叫“花脸) 3、播放乐曲,学唱难点乐句--拖腔 ①哪一句旋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生随音乐哼唱,发现歌曲最后一句为难点乐句) ②出示难点乐句,共同解决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做范唱,用手势辅助,指导学生借助手势找到换气点。 ③讲解拖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