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21636

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为《诗经》谱写的歌曲《关雎》》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6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关雎,歌曲,写的,为《诗经,单元
  • cover
课题:关雎 科目:音乐 学生年级:八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舟古韵中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本是一部歌集,后来因音调失传,才变成了一部诗集。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神韵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能结合现在的时代特点,学会创编。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音乐之美及意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目标:欣赏《关雎》,了解《诗经》三大部分“风”、“雅”、“颂”。 能力目标:对诗经中的《关雎》作改编,初步了解改编音乐的几种常见手法。 三、教学策略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_???????????¨_中。了解关于孔子、《诗经》的基本知识内容,_????±??????????????????????è?????_。 2、“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通过欣赏两首不同的《关雎》,发展学生探究发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容易跑偏,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歌曲风格上进行对比。 3、_????????????????????????_;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完成定向改编的目标。学生的创编不一定是按照老师的思维方法去做,可以出示教师的改编与之进行对比。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诗经》的三大部分“风”、“雅”、“颂”。 通过欣赏《关雎》,感受古诗词的美及意蕴。 3、初步了解改编音乐的几种常见手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创编作品的打印,分发给学生。 二、课堂导入 播放朗诵《关雎》音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四书五经里哪部巨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孔子与《诗经》的认识。 三、课堂发展 1、教师出示课件对孔子以及《诗经》作出归纳。 (1)、孔子简介 (2)、诗经简介 2、学习了解“风”、“雅”、“颂”。 (1)、出示课件对“风”、“雅”、“颂”作相关分析。 (2)、读、议、析:展示《国风?关雎》的诗句,引导全班同学有感情朗读,分析诗词大意,共同感受《关雎》诗句之美。 (3)、播放古乐《关雎》,让大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4)、播放现代版《关雎》,让大家思考两首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两首歌曲的演唱分别能带给你怎样的画面感? 3、改编《关雎》前四句。 同学们,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非常受大家欢迎,叫《经典咏流传》。节目里各种风格的著名歌手将经典诗词进行精心的创编,制作出一首首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的,朗朗上口的歌曲,大家纷纷传唱。咱们现在也来一次尝试,我们把课前布置的《关雎》前四句来进行改编。 对各组进行巡查,适时进行指导。 课件出示教师改编的内容得出手法:一音多字、一字多音、加入衬词和句子重复四种改编手法。 欣赏留学生们改编自印度尼西亚的一首民歌《诶呦,妈妈》的演唱。 总结归纳 中华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华文明的积淀也是如此的厚重。作为当今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微薄之力当好时代的建设者,更要发扬和继承中华的优秀文化,让阳春白雪的古诗词发挥自我独特的魅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1、准备学习用品。 2、分小组展开讨论学习,改编指定歌曲。 3、组长准备好发言,谈谈歌曲改编的方法理念。 学生聆听,思考问题内容; 举手回答谈谈自己对孔子与诗经的认识。 学生聆听教师对孔子与《诗经》的简介。 1、学生聆听教师对“风”“雅”“颂”的解释,进一步了解诗经的分类。 2、学生有感情朗诵《关雎》。 3、学生分析诗词大意。 4、聆听古乐与现代风格的《关雎》,思考两首歌曲在风格以及画面感上的不同。 1、学生分成四小组,每组对需要改编的内容进行讨论熟唱。第一组《欢乐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