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35257

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七上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413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1年,早期,PPT,16张,课件,变革
  • cover
考点清单梳理 中考备考--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主题线索归纳】 一条主线: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两大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三大王朝:夏、商、周。 考纲要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考点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建立者 禹 汤 周武王 都城 阳城 亳→殷 镐京 重大事件 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公元前771 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亡国者 纣 桀 周幽王 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盘庚迁殷,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易错易混]禹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考点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 目的 分封依据 内容 特点 作用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1)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诸侯的权力: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贵族等级 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 士 (1)积极:西周的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消极: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知识拓展]分封制的弊端 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势力强大起来以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后来的晋朝、明朝和清朝都实行削藩政策。 东周的建立 考纲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青铜器、甲骨文 青铜器 概况 代表 文化意义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青铜青铜铸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 (3)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 概念 记载内容 造字特点 影响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2)甲骨文已经具备 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商) 小篆(秦朝 ) 隶书(秦朝) 楷书、草书、行书(东汉) 考点3:动荡的春秋时期 考纲要求: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王室衰微 诸侯势力竞相称霸, 操纵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原因 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 表现 (1)周王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在财政上陷 人困境。 结果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积极: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_民族交融。 背景 经过 影响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争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