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1122

21.《书戴嵩画牛》 课件 (共28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52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书戴嵩画牛,课件,28张,PPT,教案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能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通读———知文意 1.由惠崇春江晚景图画,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音和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 预设:强调“数”的读音和意思。 齐读第一句,注意读准三个多音字。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正音。 预设:强调“曝”的读音和意思。 5.齐读课文。 6.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要求: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 预设:共同探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和“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两句的意思。 7.采取学生对抗应答的方式,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且读出节奏,实际上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这一环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趣读———入情境 1.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自由读课文,要求:用“———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画出写牧童的句子,再圈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 2.指名说描写杜处士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说说他是怎样对待《斗牛图》的。指导读出“尤所爱”的感觉。 3.杜处士“尤所爱”表现在哪?想象他可能什么时候带着? 尝试表演读出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 师范读,生齐读。 4.指名说描写牧童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说说他的表现。 5.指导读好牧童说的话。 6.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演一演,边读边表现出牧童的神态和动作。先自由练讲,再指名尝试。 7.师生配合读。 8.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说一说杜处士的表现和话语。 9.同样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处士是“笑而然之”,这两处“笑”能不能换一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关注文章内容。 预设2:关注人物身份。 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朗读与教师范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的朗读停顿,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语感。】 三、想象———讲故事 1.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 讲故事要求: (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 (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先自己练讲,再流利完整地讲一遍给同桌听。 (3)如果你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加入合理的想象,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 2.指名讲故事,交流评价。 3.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齐读后试补充填空: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画牛当问( )。 ( )当问( )。 4.小结并再读全文。(课件网)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其一)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传世。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题跋: 是写在书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