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45017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综合评估(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版选修1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413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0,人教,新人教,解析,卷板
    专题综合评估(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解析:生产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真核单细胞生物;生产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原核生物。图中过程①不在线粒体内进行,且与氧气存在与否无关,故A、B不正确;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0 ℃左右,醋酸菌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 ℃,故D不正确;而③、④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 2.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B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食品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主要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醋酸菌 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发酵液不应超过发酵瓶的,故A项错误;制作果醋时使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是连接气泵输入氧气用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B项正确;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进行加盐腌制,故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故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测定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解析:果汁发酵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检验,检验醋酸可用品尝法或pH试纸鉴定,但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用品尝法测定,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4.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下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D ) A.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 B.甲试管:醋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果醋 C.甲试管:乳酸菌-果酒、乙试管:酵母菌-泡菜、丙试管:醋酸菌-果醋 D.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分布在试管上层,用于制醋,为试管甲;乳酸菌是厌氧菌,分布于试管下层,用于泡菜发酵,为试管乙;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无氧都能生存,在试管的各个部分都有分布,用于果酒制作,为试管丙。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同时要通入无菌空气,可制作果醋。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6.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烂子粒应该在冲洗之前去除,而去枝梗应在冲洗之后,A错。酵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