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71351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歌曲《念故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4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单元
  • cover
课 题 《念故乡》 课 时 总第1课时 课 型 教唱 设计者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课堂导入 一??导入 欣赏歌曲《故乡的云》、《父老乡亲》以及散文《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体会作品的感情 通过文学作品来增强思乡的感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二 发声练习 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准备。 1. 2/4 54/32/1-// wu 2/4 13/53/1-// a 三欣赏《故乡的云》、《父老乡亲》及散文《乡愁》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四介绍作者的生平 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1841-1904),捷克著名的作曲家。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机会。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1892年应聘赴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响曲》外,还有歌剧《水仙女》、《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曲》及声乐曲《母亲叫我的歌》等 创作过程: 《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新世界交响曲》也称《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作曲家在两年多的旅美期间所创作的这部交响曲,表达了他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本人远隔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音乐主题采用了黑人民歌的音调旋律,富于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英国管演奏的。 歌曲《念故乡》是德沃夏克的学生给这段旋律填的词,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此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 要求学生打开嗓子,练习气息。 为学习歌曲做准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真挚感情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 学唱歌曲《念故乡》 音乐知识 <1>拍号4/4   <2>调号1=c   <3>附点音符x.x   节奏学习   <1>x.x x x.x x | x.x x.x x – |   <2>x.x x xx x | x x x x x – | 幻灯片出示歌谱 视唱《念故乡》的谱子   <1>学生随琴用“啊”模唱   <2>全体学生用wu哼鸣   7、学唱歌曲《念故乡》   <1>学习歌词   <2>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3>播放歌曲《念故乡》,学生听,谈初步感受,让学生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   <4>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六 扩展空间 德沃夏克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段,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  <1>播放《第九交响曲》学生欣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