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脸谱》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教具脸谱的展示以及教师简单的讲解歌词,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脸谱知识。 2、引导学生学习演奏京剧锣鼓经,通过合作演奏京剧锣鼓经【四击头】、【慢长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从而进一步了解京剧打击乐。 3、通过教师表演京剧亮相动作,吸引学生参与表演学习简单的京剧动作,感受京剧舞台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体验京剧锣鼓经了解脸谱知识,参与学习简单的京剧亮相动作。 教学难点:锣鼓经节奏的把握。同学相互之间演奏的配合。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示范、讲解 教学准备:脸谱头饰、大锣、小锣、铙钹、鼓、课件、髯口、电子琴、旦行服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创设与导入:“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戏歌唱脸谱,歌中有戏的韵味儿,戏中有歌的风格。老师回家学了一段京剧《打虎上山》,老师给大家唱一段好不好?教师演唱《打虎上山》。 三、复习上节课学唱的戏歌《唱脸谱》(师电子琴伴奏) 1、唱前做发声练习 2、男女生分角色复习演唱《唱脸谱》师提示:“请女同学用甜美委婉的声音来演唱,请男同学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这首戏歌。” 四、展示脸谱,简单讲解脸谱知识。 师:“同学们,歌词中唱了这么多种脸谱人物,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种脸谱面具请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包括髯口) 蓝脸:京剧脸谱之一,是刚猛、忠直并富于反抗精神的象征。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盗御马是京剧剧目名称。 红脸:多为正面角色。是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的人物。“红脸的关公战长沙”战长沙京剧剧目名称。 黄脸:一般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典韦是三国戏中曹操手下的一名大将,他的脸谱以黄色为主,故名黄脸。 白脸:代表阴险奸诈、善用心计。 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张飞的性情暴躁,激动和发怒时,常用“喳”和“哇呀呀”的怒吼声来表现故称“叫喳喳”。 绿脸:神怪戏中的魔鬼、妖精的脸谱各色各样,常见有绿色的脸谱,如蛤蟆精等,他们还戴绿色的假发,故称绿色的魔鬼。“夜叉”也是一种凶恶的神鬼角色。 紫色的天王:京剧《大闹天宫》等猴戏中,常有托塔李天王这个角色,他的脸谱以紫色为主,上台时必手托降妖宝贝“小宝塔”一座。还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词作者闫肃老先生把这些赞美成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歌词中的“鸳鸯瓦”是勾画脸谱的一种技巧形式。活菩萨是形容京剧脸谱勾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逼真神似。 五、实践与展示 (一)学奏京剧锣鼓经———【四击头】 1、认识京剧武场乐器,了解念法。 2、随范奏录音读锣鼓经【四击头】 3、两分钟自由练习时间。 4、分组练习【四击头】锣鼓经,每组代表锣鼓经的一种乐器。具体操作方法:一组读“大”、一组读“仓”、一组读“台”、一组读“七”,每组由一人上台前执乐器,其他人模仿该乐器声音音色读锣鼓经。分好小组后,全班学生按照【四击头】锣鼓经节奏进行互相配合完成练习。 (二)学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 1、随范奏录音读锣鼓经【慢长锤】 2分三组练习,每组代表锣鼓经中的一种乐器。具体操作方法:一组读“仓”、一组读“台”、一组读“七”,找两名同学上台前执乐器,教师执一样乐器,其他人模仿该乐器声音音色读锣鼓经。分好小组后,全班学生按照【慢长锤】锣鼓经节奏进行互相配合完成练习。 (三)学习简单的京剧亮相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四功五法吗?四功五法是戏曲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指以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