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1384

2012届课堂新导航配套课件高二语文:3.10《故都的秋》(人教大纲版必修3)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9139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2届,3.10,必修,大纲,人教,故都的秋
  • cover
(课件网) 【大纲版】课堂新导航配套课件高二语文上册第3单元10故都的秋 十 故都的秋 名句品读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宋玉《九辩》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4.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6.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经典美文赏读 十 故都的秋 基础知识梳理 文本预习必知 文本解读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文本预习必知 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经新加坡,流亡在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的小说集《沉沦》被公认为惊世骇俗之作。其它如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他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荡气回肠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34年,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基础知识梳理 嘶哑 嘶叫 声嘶力竭 撕扯 撕票 撕毁 厮杀 厮打 厮混 小厮 槐树 魁伟 瑰丽 鬼魅 文本解读探究 内容剖析 一、辨识主题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沉静、寡淡的心境。从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作者所挚爱、所追寻的“故都的秋”,其实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深沉的,清、静、悲凉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象征。 二、理清结构 三、探究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文章重点写北国的秋味,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分析:“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北平”“北国”只能点明描写的地点,却表达不出以上深沉的意蕴。 北国之秋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之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