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373

寓言二则-矛与盾 3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28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寓言,二则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矛与盾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明白寓言的道理。 2.了解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3.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有一种故事内容虽然短小,但能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这是什么故事?(寓言故事)同学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你都知道哪些?看图说故事名称。说说其他故事的名字。(生抢答。)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矛与盾》。 二、简介作者 师出示课件:这则寓言都选自《韩非子》一书,作者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 三、板书课题,提示学法 1.老师板书课题。提醒注意 “矛”字和 “盾”字。 2.师:知道矛和盾是什么吗?谁能来介绍介绍? 3.师:不要急,学习贵在得法,回忆一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生总结,师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四、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矛与盾》,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师: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 3.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我读,好吗? 4.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 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5.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学生读得有点味道了。) 五、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师: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先静下心来,默读课文,运用你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4.全班交流:咱们再到集市上去看看,刚才那堆人围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你们读懂了吗?谁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生交流。) 5.师:文中有两个同音字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指名板书:鬻、誉 6.楚人是怎样誉他的盾和矛的?我们也来当当楚人。先誉誉你的盾。(指名读。) 谁再来当当楚人,吆喝吆喝? (生摇头晃脑读此句,强调“莫能陷”) 师:听你这么一夸,我都想掏钱买了,你可真会誉盾呀! 7.师:盾是坚固无比,天下无敌了。矛也要好好夸夸,要不可没人买! 谁再来读这句,夸夸这支矛?大家听听这样吆喝卖得出去吗?试着读读这句话。 师:这支矛真是锐不可挡,尔等真会誉矛也.。 8.师:请男生夸耀盾,请女生夸耀矛,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准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又誉其矛曰:“……” 9.用古文夸完了,我们再用白话文夸夸吧。(指名回答。) 10.同学们真会夸耀,我又想买盾又想买予,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到底是买矛还是买盾呀? 11.生:不能买,因为…… 12.原来这样啊!我差点上当了?我要揭穿他!谁来帮帮我? 13.师:楚国人被这么一问,哑口无言了, 六、揭示道理,发散思维 1.大家都在嘲笑那个楚国人,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