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3535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2节 《弹力》同步练习(试题+答案详解)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3265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详解,答案,试题,练习,同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 弹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D解:A.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必须保证距离地面高度相等还有掷球的力度一样才能比较弹性,A不正确。 B.把两球向墙扔去,必须保证扔球的力相等,距离墙的距离相等才能比较弹性,B不正确。C.用手触摸两球,是凭感觉判断,不可靠,C不正确。D.两球离地面等高处静止下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比较反弹高度,反弹高,弹性大,D正确。 2.C解:A.甲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球不会静止,故A错误。B.乙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C.D.丙球受重力,圆面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它接触的小球不给它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的话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3.C解:弹簧测力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时,弹簧伸长,所以受的拉力,伸长,若受的拉力时,弹簧伸长应该为,此时的长度就为,故正确C,ABD错误。 4.C解: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一定是弹簧受到的,即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A.秒表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故A错误;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和测力计,故B错误;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秒表,受力物体是弹簧,故C正确;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秒表,故D错误。 5.C解:A.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时,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伸长,而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伸长,所以,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故A错误;B.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当达到最大伸长量,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当伸长量为时,橡皮筋上的力为,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上的力为,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故B错误;C.若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串接起来一起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两个橡皮筋受到的拉力是相同的,最大拉力为的最大测量值,即为,故C正确;D.由图乙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的物体,橡皮筋的伸长量为,故D错误。 6.B解:由表中数据知:当,即时,弹簧的长度;当m=300g,即F=0.3×10=3N时,弹簧的长度;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B图,因此正确的是B。 7.C解:A.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游码在标尺上显示的质量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故A错误;B.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大格是,其中又分了10个格,其分度值是,液面在以下,示数为,故B错误C.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正确;D.由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是,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估读为,所以物体的长度为,故D错误。故选:C。 8.A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不在零刻度要进行调零,故A正确。B.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的力,故B错误。C.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可以测量拉力,故C错误。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A。 9.B解:以左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某一个力的大小,等于。同理以右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某一个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仍为。故选:B。 10.D解:悬挂两个的钩码产生的拉力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则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