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七课———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 一起追逐星星 说一说 你的偶像是谁 情境导入 活动1 我星我秀 1、你心目中最亮的“星”是谁?列举五位(不同的领域) 2、你崇拜他们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 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追星族 表情包大赏 你为什么会追星? 某粉丝:“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 追星,可以说是青少年很常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以及性意识的萌发有直接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经常会在自己的心中勾画出未来的自我形象, 表现: 渴望拥有辉煌的事业美好的生活、迷人的身材、非凡的人格力等,而在歌星、影星与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一切。 于是,各种明星就成了他们崇拜的对象,成了他们纷纷仿效和追逐的目标。 追星其实是在追你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撒贝宁 讨论时间到: 4人一组展开讨论~ “追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即认为“漂亮、有魅力酒的人各个方面都好”的心理。而各类明星正好符合了光环效应的特征,自然也就容易成为青少年心目中所追逐的偶像。 光环效应 青少年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惹人注意,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些追星族为了显示自己的气质、见识高人一筹,经常把自己崇拜的偶像作为炫耀的工具,以获得一种莫名的满足和虚荣心。 炫耀心理 认同群体模式是青春期个体的行为特征,如果某个青少年的行为与众不同,就可能成为大家的笑柄。因此一部分少男少女把偶像崇拜看成是一种时尚,觉得这样才能和周围的同伴融为一体,不至于落伍。 从众心理 青年追星的几种心理效应 活动 2 1、你的偶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实际的影响 2、在他们身上有哪些东西是值得你效仿和学习的 3、人无完人,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詹姆斯“追星”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皇帝”詹姆斯从小崇拜乔丹,在偶像崇拜的推动下,他勤练球技,努力奋斗,终于成为NBA骑士队当家球星。2015年,他取代科比,成为NBA史上最年轻的25000分球员。 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向偶像学习,激发成长动力 培养自身兴趣,陶冶生活情趣 有利: 七年级的小兰长期追逐偶像exo,消耗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年10月,exo在北京举办演唱会,1200元的门票相当于小兰全家的收入,但小兰坚持前往。面对父母的阻拦,小兰说出了“明星就是比父母好”的狠话,让父母深感痛苦! 小兰“追星”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盲目追星,疯狂迷恋,迷失自我 妨碍学习,影响生活 浪费金钱,造成家庭负担 有弊: 追星实际上是偶像崇拜的一种表现。偶像人物被崇拜者赋予了无穷的魔力,因此对崇拜者有巨大的影响。这种追星族的偶像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少男少女渴望重塑自我,渴望人格的完美,以及渴求成功的愿望。 心理学家的话: 青少年的追星也反映了他们的心理不成熟,社会阅历浅容易感情冲动的心理特性,暴露出盲目崇拜的弊端。 我诉我心 阅读《我诉我心》和P186页《体验课堂》的内容,思考: 追什么样的“星”? 怎样“追星”? 哲学家 马克思 亚 里 士 多 德 科学家 爱因斯坦 霍金 爱迪生 企业家 马云 乔布斯 扎克伯格 作 家 莫言 路遥 体育明星 科比 梅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