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52557

甘肃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1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甘肃省,汇编,阅读,文本,论述,分类
  • cover
甘肃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已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向全社会传播,使人们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和”,在网络中进行文化传播,要尽量消除群众接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体现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而不是制造距离感。这就需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共同发力,文化界专家与广大民众积极互动,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良性互动的网络传播氛围。如果传播者仍旧坚持一种趋于极致的精英化立场,则很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现象,难以达到传播效果。面对网络文化环境,我们要适应它、融入它,这样才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触网落地,真正地入眼、入耳、入心。所以,面对网络受众,文化传播过程应有起码的诚意,放下身段却不掉身价,放低姿态而不降低品格,无形中拉近彼此距离,提升传播效果。 二是要“活”,就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摆脱简单机械的灌输方式,努力培育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年轻一代是思维极度活跃的网络主要受众群体,与上一代人相比,代际文化差异较大,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也不同于以往时代。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者需要思考年轻人的口味,理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避免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的“文化晾晒”,机械死板地传播中华文化。 三是要“新”,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需要契合互联网不断创新的精神,从各方面综合提升传播效果。首先是思维新,要善于运用网络创新性元素,突破固有思维,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其次是风格新,要体现崭新的互联网风格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在这方面,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可以适当借鉴流行文化传播方式,使其呈现青春化、流行化、时尚化的新面貌。再次是技术新,网络讲求技术为王,网络传播技术可以整合图、文、视频等多种信息,使传统文化能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提供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感官体验。 四是要“真”,网络传递给网友的文化应货真价实,过滤掉伪造不实的信息。网络鱼龙混杂,海量的信息往往让人真假难辨,一些消失多年的文化垃圾也沉渣泛起,在网络中浑水摸鱼,牟取私利。 (摘编自黄仲山《网络如何更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们应发扬它。。 B.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变化,网络媒介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道之一。 C. 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地传插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唯一命题。 D. 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即网络传播方式,人们可以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我们可以借功网络向全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中心论点。 B. 文章从“和、活、新、真”四个方面论述了利用网络媒介传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注意点。 C.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提出传统文化传播要“新”然后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