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35578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34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23422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课件,34张,PPT
    (课件网)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女皇帝武则天 3.“开元盛世” 1.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分析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的执政措施和政绩。 教学目标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开元盛世”的在位皇帝是谁? “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简介: 李渊出身北周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唐高祖李渊 认证: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皇帝。 V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599-649年),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V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材料研读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傜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从以下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①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注重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开明思想的指导下,于贞观年间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政策和措施。他采取了哪些治国政策和措施呢?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阅读教材及《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政治 经济 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文化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