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课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庆节为什么要放假吗?你们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徽标 结合教材分析:(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教师提示: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大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教师总结: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 (4)说说会议确定的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方式。 3.出示国歌,请同学齐唱: 结合教材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教师总结:1949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4.出示国徽图 结合教材分析:国徽各图形分析代表什么? 教师总结: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请结合教材分析:(1)朗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说说碑文说明了什么? 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 出示材料,借助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请介绍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 请简介开国大典的流程。 教师总结:毛泽东宣告 五星红旗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 礼炮齐鸣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请分析开国大典的意义。 教师提示:请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 知识补充: 开国大典上54门2礼炮一共齐鸣了28响,这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教师总结: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 其他说法: 1.象征着五四运动。 2.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