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 生命与安全》 《绿色上网》教 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辩论形式让学生对网络利与弊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2、通过一个个学生迷恋网络造成伤害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不健康上网带来后果的深思;从而自觉的抵制不良网络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绿色上网的要求和方法。 ▲情感态度: 提高学生在网络活动中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学生能在绿色的网络环境下学习,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辅导重点: 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上网的“利”与“弊”,以及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辅导难点: 1、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及带来的危害。 2、如何辨别网络行骗的手段及防范方法。 辅导准备: 课前把学生分成两组:正方与反方,并收集有关网络利弊的资料。上课前布置好辩论场。 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的课件 辅导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播放 “欢迎走进绿色上网课堂”FLASH 文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吗? 你从几年级开始上网?平时在哪里上网?你们上网一般最喜欢做什么? 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怎样?是支持还是反对?每周有控制上网的时间吗? 你怎么看待网络,上网要遵守哪些规则,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出示上网统计表) 让学生填上网统计表,填好后回收。 二、辩论:“青少年上网的利弊” 师:通过上面的上网统计表,我们知道青少年的“上网热”日渐升温,而就这一问题而言,困惑最大、争论最多的莫过于“上网利弊问题”。就让我们针对青少年上网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走进“辩论平台”,(FLASH 演示文字“青少年上网利大于或小于弊”)让我们用掌声有请双方辩手上场。(正方:上网利大通过激烈的辩论得出下面结论:正方观点。反方:上网弊大) 1、小学生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小学生对电脑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智能。 2、只要劳逸结合,上网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领域,调节身心。 3、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许多丰富资源和信息。 4、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清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用文字演示同学们的观点,让大家明确要文明健康上网) 师:网络是先进的,也是危险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充满着陷阱和诱惑。我们听听反方观点: 1、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眼睛容易近视,对身体的发育不好;留恋网吧,也容易荒废学业。 2、在没有接受规范的教育和理论前,接受网络理论容易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 3、现在的网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小学生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上网时间很长,浪费钱财,没钱上网,还可能引发偷盗或抢劫。 4、许多小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使小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5、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利用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采用辩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网络的认识) 六、 网络案例展现 师:网络真是一道令人流连往返的迷人风景线!但如果你一味沉溺其中,那可太糟糕了!请看案例: 1: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2:“妈,你要不把我们送回网吧,我们就在这儿把你掐死。” 3:为上网,狠心毒死亲生父母 。 4:上网聊天,遭遇抢劫殴打 。 5、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因在网上看了一些暴力、恐怖的画面而每晚做噩梦,导致精力不好,情绪低落,成绩直线下降,身心受到严重损害。 小组发言,谈谈对案例的认识。(课件展示这些悲剧留给我们的启示) 四、学《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 老师:同学们,网络是把“双刃剑”,关键要你插亮眼。我提议,全体起立,庄严宣誓,争做遵守《青少年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