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生气的时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生气是种不良的情绪。 (2)了解生气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3)了解生气调节的三种方法。 2.情感目标:树立合理的调节消极情绪的信念。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注意力转移、合理宣泄和认知调节这三种情绪调节方法,有效调节生气情绪。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的三种方法,能够合理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2.难点:学生能够明白生气的根源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教具准备】 1.PPT准备 2.卡纸(上面写着学生在前测中涉及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 3.磁铁 4.一把躺椅 【教学过程】 开场:音乐(头脑特工队主题曲) 1.主题引入 (1)听一段录音:学生来找老师咨询如何调节情绪的方法。 (2)教师:同学们,这样的场景你们熟悉吗?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自己很生气,没有办法调节好情绪的情况呢? 学生:有。 教师: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就是———情绪调节(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卡片),大家做好准备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教师:生气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很好地调节它,通常我们同学采取的方式女生大多是憋气,而男生大多是撒气,这样的方式即伤害了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那么,生气作为一种我们不可避免的情绪,如何合理有效的调节就成为了关键。 (3)设计原因:引出今天课上的主题———如何有效调节生气情绪。 2.活动一:方法归类 (1)老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分析学生生气的原因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前测问卷 1.我常常生气吗?是因为什么原因? A:别人错怪我。 B:别人冒犯我。 C:别人欺骗我。 因为_____. 2.当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我是怎么做的? A:把自己关起来生闷气,不说话,不吃饭。 B:骂人甚至打人。 C;砸东西。 还会_____。 3.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一般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开放式问题) _____. (2)教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一份关于感受自我的小问卷(PPT上呈现问卷),老师整理你们的答案发现.........然后呢,又将你们调节生气情绪的方法做成了小卡片,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下。教师:那么,我们看到这里这么多的原因,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可能会说这个方法是不合理的,这时老师要说“是的,这个方法是不合理的”,并请这名学生上前把这张卡片移到一边。合理和不合理进行分类后 教师:昨天写上这些方法的同学知道自己的这些方法是不合理的了吗?我们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调节。 (4)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类的分类(有一些可以归为两类,不影响),归类之后,老师请同学们针对每种方法再进行拓展,想想还有其他什么合理方法。PPT上展示心理学家归纳出的三种主要方法,并进行延伸,还可以补充(PPT展示) (5)设计目的:引出情绪调节的方法,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合理还是不合理,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又让他们把方法归为三类,以后生气的时候,可以从三大类出发考虑,思考自己可以用哪种方法调节情绪。 合理和不合理分类及方法的三种分类方式学生可能按不同的顺序辨识出来,如果学生先进行了合不合理的分类,教师则先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如果学生先进行了方法的类别归类,则先呈现情绪调节三种主要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方法时可以从这三大类考虑。 3.活动二:空椅子法 (1)在引出三种主要的调节方法时,教师话锋一转:我们的同学是很少用到认知调节法的。 (2)引出小男孩和老爷爷的案例,提问:老爷爷有错吗?那为什么小男孩生气了? 教师:有的时候,是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让我们产生生气情绪的,而不是事情本身。 教师:好,昨天的问卷中我们班的同学不是有很多都会因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