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6

山居秋暝[上学期]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622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山居,秋暝,学期
  • cover
课件24张PPT。山 居 秋 暝唐诗———我国古典诗歌发展 的高峰 我以为一切的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 ———鲁迅唐诗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 规律。 常见形式:律诗、绝句 律诗:四联(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五律,七律,二、四、六、八句末句同韵。 绝句:属近体诗,每首四句,五绝、七绝,二四末 句同韵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首联颔联 对仗颈联 对仗尾联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这一点对中学生不作要求)。山 居 秋 暝王 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诗人。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人称“王孟”。王维笃信佛教,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意味。 有“诗佛” 之美称。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等。 诗佛———王维背景: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因政局无常而消沉,四十岁时,他在长安的蓝田县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表达诗人远离尘世,继续隐居的愿望。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 诗中有画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指导一、找出诗中的意象。空山、新雨、晚秋、明月、松、清泉、石、竹林、莲 浣女,渔人整体感知展开想象 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二、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答:是“王孙自可留”一句。因为前面三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