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76019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歌曲《南屏晚钟》》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1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单元
  • cover
《南屏晚钟》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对多声部合唱感兴趣,喜欢并乐于参与多声部合唱。 2、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能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3、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三声部合唱。 2)尝试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 《南屏晚钟》是我国著名曲作家王福龄和词作家陈蝶衣共同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歌曲。教材所采用的三声部合唱,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雨声老师编写的。音乐多采用弱起、连线、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音符等,流行风格突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全曲为ABA曲式。A段旋律起伏不大,节奏紧凑,力度适中,附点音符突出,具有跳跃、欢快的特点,表达人们喜悦、轻松的心情;B段音区较高,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疏松,比较悠扬抒情,加入三个声部后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丰满,仿佛将人们带到了美丽的西湖南屏山脚下,在夕阳西下时,听到远远传来净慈寺的钟声,悠远而怡然自得;第三部分是A段的重复。 教学重点: 完整演唱歌曲,正确把握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B段三声部的音准、节奏及声部和谐。 教学方法: 听、视、唱、挥、击、析。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到杭州,我们就会想到西湖。西湖有十大美景南屏晚钟是杭州十大美景之九,指南屏山净慈寺傍晚的钟声 。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去观赏南屏晚钟的景色。 播放南屏晚钟图片,用歌曲《南屏晚钟》为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观印象,视听结合,初步感知音乐。 二、学习歌曲《南屏晚钟》 刚才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欣赏了南平晚钟的美景,今天我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并学唱《南屏晚钟》这首歌曲。 下面让我们做歌唱准备练习 1、音阶练习,手号挥拍。 2、二部练习,进行二声部体验,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3、了解歌曲故事及词曲作者。(用歌曲《南屏晚钟》为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歌曲风格。 4、看课本P46面,完整聆听歌曲,请学生思考: ①请同学们说出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活泼、欢乐、抒情) ②请同学们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 ③请同学们听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是否有重复或相同的部分? (两个乐段 A乐段 B乐段,ABA曲式) ④请同学们说说歌曲两部分不同的情绪特点。 (A部分欢乐活泼、B部分抒情,跳跃) 【设计意图】采用聆听的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印象;通过分析思考, 了解作品的情绪特点。并通过多次聆听的方式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5、教师范唱A段 1)引导学生了解弱起、附点节奏,连线中的圆滑线和延音线,前倚音,反复跳跃记号。 2)学生身体自由律动,并配合捻指、击拍。 【设计意图】教师无伴奏范唱,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聆听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关注音乐要素的习惯。 6、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歌唱状态,优美的声音歌唱 2)随琴唱旋律,注意节奏、音准、反复记号等。 3)随琴唱歌词,正确把握A、B段情绪。 4)聆听和击拍贯穿整个教学。 【设计意图】良好的歌唱状态不但可以帮助初中变声期的孩子避免吼唱,还可以在歌唱中享受愉悦,为二部学习奠定基础。21教育网 三、二声部学习 1、教师示范。 2、教师指挥学生进行练习,注意二声部配合。 3、借助多媒体练习。 Ⅰ声部基本是Ⅱ声部的“回声”,在老师指挥下,学习难度不大,可快速掌握,还可激发学生学习三声部的热情。21cnjy.com 四、三声部学习 1、全体学生借助手号,随范唱唱熟Ⅲ声部。 数拍演唱:南屏晚钟二三四,空,随风飘送二三四五,飘送二,空,它好像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二三四五;南屏晚钟二三四五,随风飘送二三四五,飘送二,空,它好像是催醒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