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核心素养专题讲座(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化传承:临危受命与责任担当 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考查方式 在古诗文阅读试题中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占3~6分 真题研磨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 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 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 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 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 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 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 ﹒ ﹒ ﹒ ﹒ ﹒ ﹒ ﹒ ﹒ ﹒ ﹒ 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②。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素养探究 核心素养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①翻译画线句子并解释“征”的含义。 明确: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征,征召。 核心素养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方法:明确考点,分组讨论。 ②指出画线句子中“所以”的用法并翻译这句话。 明确:所以,之所以……的原因。译文: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解析】选C。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表示时间、人物、事件、官职等的关键词判断。A项,“吴廷尉”应为“为河南守”的主语。B项,“召置”结构不完整,“门下”应为“召置”的宾语。D项,“于郡中”应为“闻”的状语,“吴廷尉”为“为河南守”的主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解析】选A。诸子百家是对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