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动物》 § 蚂蚁 (2)蚂蚁觅食 一、教学任务分析 1. 教材分析 《蚂蚁》是《科学与技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的第4课。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蚂蚁作为昆虫的代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它的外形有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和三对足。本节课作为《蚂蚁》的第2课时,在第1课时初步了解小蚂蚁外形结构的基础上,定位于蚂蚁的习性,从“蚂蚁的食物是什么”、“蚂蚁觅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两个方面,观察和了解蚂蚁的食性,为探询动物的形态与习性的联系奠定基础。 2. 学生分析 学习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蚂蚁是日常生活中可经常看到的一种动物,也是学生熟悉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通过《蚂蚁》第1课时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蚂蚁,学生已有工蚁外形结构的知识基础。授课班级学生也可能有在日常生活观察蚂蚁觅食的经验。然而,蚂蚁的个体不大,学生对其生活习性和觅食的观察有限,了解有限。学习习惯:授课班级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的各项学习内容,但小组合作的意识较弱,应用并迁移知识的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授课班级的学生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能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基于“教材分析”及“学习基础”的分析,本节课将蚂蚁的觅食过程剖析成“蚂蚁的食物是什么”、“蚂蚁觅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两个方面,并通过选取视频、图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了解蚂蚁的食物、触角对于感知气味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从而了解蚂蚁的食性特点。 基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分析,本节课在观察“蚂蚁觅食的过程”活动的基础上,设置“小蚂蚁觅食”团队游戏,引导学生根据“蚂蚁是杂食性昆虫、蚂蚁的触角有感知气味和传递信息的作用、蚂蚁会将食物搬回蚁巢并储存在特定区域内”等有关蚂蚁觅食的特点,讨论并设置游戏比赛的“规则”,经历知识迁移及应用的过程,并在团队游戏过程中经历小组合作的过程,增强分工协作的意识。 本节课还作为学校“学习准备期”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学生感受学校提倡的小蚂蚁“知勤俭、会合作、守规则”精神是本节课需达成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力求围绕蚂蚁的食性,通过小组团队活动与评价的开展,将“小蚂蚁精神”融入团队游戏的评价标准,使之“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学校“小蚂蚁精神”的感受程度。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蚂蚁吃的食物”图片、“蚂蚁觅食的过程”视频,知道蚂蚁是杂食性昆虫,了解蚂蚁的触角有感知气味、传递信息的作用,知道蚂蚁将食物搬运至蚁巢特定的区域储存起来。 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小蚂蚁觅食”团队游戏,经历将“蚂蚁的食性”和“蚂蚁触角的作用”等知识迁移应用至模拟游戏的过程,有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母校所传达的“知勤俭、会合作、守规则”的“小蚂蚁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蚂蚁的食性,蚂蚁的触角的作用。 教学难点:合作完成“小蚂蚁觅食”团队游戏。 四、教学资源 学生:小蚂蚁触角装饰、学生评价单; 教师:PPT媒体、“小蚂蚁觅食”游戏材料等。 五、教学流程图及说明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1 观察“蚂蚁觅食的过程” 基于“小蚂蚁”是天一小学的LOGO标志、及本节课的任务“模仿蚂蚁,小组团队进行觅食”,激发学生了解蚂蚁觅食过程的兴趣。通过观察“蚂蚁吃的食物”图片、“蚂蚁觅食的过程”视频,及围绕蚂蚁的食性及触角的作用,教师及时点拨与开展师生交流,知道蚂蚁是杂食性昆虫,了解蚂蚁的触角是感知气味、传递信息的器官,知道蚂蚁将食物搬运至蚁巢特定的区域储存起来。 活动2 体验团队游戏“小蚂蚁觅食” 通过“临时团队”试玩 “小蚂蚁觅食”游戏、讨论游戏的规则、三个大组形成的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