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0201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10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习作,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
  • cover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景物的特点。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 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文中“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加深“按游览顺序写景”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分享,梳理游览顺序 1.回顾前情,谈话导入。 引导回忆: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 (1)《海上日出》是按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写的。 教师小结:按一定顺序就能写清游览的过程。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课文《颐和园》。 2.通读课文,理清文脉。 【自读小贴士】 轻声读课文,结合第一个批注,思考: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呢? 根据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板块二 品读《颐和园》,体会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 1.批注路线,明晰顺序。 思考:作者怎么样把景点介绍清楚的? 出示三个批注: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过渡很自然。 (2)“抬头一看”“向下望”,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3)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多美的画面! 预设: ①作者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条理清晰。 ②作者选了昆明湖作为特色景点,让我们知道湖面很美。 2.学生交流,师生互动。 (1)找出地点变化的语句,体会“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预设: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教师小结:“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这些词句表示地点的转换,是作者游颐和园的顺序,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2)体会景物的特点。 思考:作者是怎么写昆明湖的美的? 出示句子: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①为什么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可以像别的吗? 预设:不行,因为镜子写出了湖面的平静。 ②为什么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可以像一片绿叶吗? 预设:不可以,因为昆明湖的颜色和碧玉很像。 3.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昆明湖的美。 板块三 品读《七月的天山》,巩固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 1.请学生速读文章《七月的天山》,借助问题思考: 【自读小贴士】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 2.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聚焦文章的写作顺序。 预设: (1)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教师小结:“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词句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周围写到山的深处,是作者游览天山的顺序,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3.关注批注,提炼方法。 (1)引导阅读,关注重点景物。 思考: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天山深处,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预设:写了雪峰、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2)关注叙述条理。 思考:初进天山,作者看到有雪峰、雪水和溪流等景物,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预设: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很有条理。一方面向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