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38674

3.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共37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2484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5.5,生态系统,稳定性,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物圈2号(Biosphere 2)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于1984年由美国科学家开始兴建,1993年1月建成后8位科学家入住。他们欲通过自己生产各种生存所需,打算在里面生活两年,结果才过了一年多一点就因里面氧气减少、粮食减产不得不撤出。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很难做到。 生物圈Ⅱ号 提出问题:“生物圈Ⅱ号”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上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Ⅱ号”所用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生物圈Ⅱ号”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加之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致使粮食歉收,科学家们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结果是,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Ⅱ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猛增到79%,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B12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大脑健康。  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⒈基础或主要机制——— 负反馈调节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草 食草动物 过度放牧 食物短缺 稳定:动态平衡 外界干扰 回到原来方向 作用: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定。 害虫增加 鸟数目增加 鸟食物增加 鸟少吃害虫 害虫减少 鸟饥饿死亡 鸟数目减少 鸟多吃害虫 最终结果:动物和草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鱼类等生物死亡 尸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 实例: + 2.正反馈调节 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外界干扰 更加偏离 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最初平衡状态。 稳定:动态平衡 污染加剧原因1、消耗掉水体大量氧气 2、有害病毒增加; 3、H2S等有害物质增加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特点: 有限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我国西北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黄土高原 苏州--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江苏苏州。看到水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自我调节途径: 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 可是,乾隆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1.虎丘外围河流在染坊废水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能,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2.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恢复了原状。说明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后,生态系统具有重建稳态的能力。 我们把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 1、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