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523

《声声慢》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4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声声慢,教案
  • cover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 了解词的表现手法,体会艺术表现力。 3. 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 (2)、欣赏词朗诵MTV(录音范读,配以《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的音乐曲调;黄花满地,雁排长空,李清照沉思凝望,自饮自酌的FLASH投影),营造氛围,进入意境,品味音韵美; (3)学生集体随读; (4)、千古流传的名句出自著名词人李清照的笔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2、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概括板书: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 三、《声声慢》赏析 品味意境,鉴赏佳妙,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预设的问题如下: 问题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学生自由回答然后确定———愁”字 问题二、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 (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自由讨论,自由回答。名句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 明确: 1、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何?(选取此句鉴赏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挖掘“寻寻觅觅”这四字后面隐含的信息; 挖掘“冷……”后面隐含的丰富情感。 这14个叠字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 细细地体味,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