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137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玲玲的画 3(鲁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2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玲玲,教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玲玲的画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3)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