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190241

人美版九下 加莱义民 课件(16张)

日期:2025-01-2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89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美,九下,加莱,义民,课件,16张
  • cover
根据法国法律,罗丹死后《加莱义民》只能制造12个复制品,由于在巴黎、伦敦、华盛顿等地已经有12件复制品了,斯坦福的这一件和纽约的富兰克林博物馆的那一件便只好把六个人物分散展示,以避开法国法律。 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人在坚持了11个月后,弹尽粮绝,被迫乞降。经过谈判,英王提出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 听罢这种屈辱的条件,人们无不悲伤和绝望,就连市长也泣不成声。不一会儿,尤斯塔斯———全市最富有的市民,站起来说:“如果我的牺牲能拯救我的同胞,我愿成为六人中的第一个。”尤斯塔斯话音刚落,人们全体起立,向他表示敬意。接着,富有而又受人尊敬的约翰·戴尔站起来,愿意成为第二个。此后,又有四人相继报名。 悲痛欲绝的市民护送六位勇士到城门口,加莱市长带着六人出城,恳求英王不要处死他们。英国国王不为所动,命令砍下六人的头。在场的所有人恳求国王慈悲为怀,国王根本不听。最后,身怀六甲的王后亲自下跪,泪流满面地哀求,终于保全了六位义民的性命。 六位义民英勇赴难的精神感动了整个加莱,被人们奉为加莱的城市英雄。1884年,为纪念这六位义民,加莱市市长邀请罗丹制作一座忠魂碑。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为六位义民的壮举所感动,主动表示,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就是这座不朽的群雕———《加莱义民》。 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迈着沉着的步伐,不迟疑,不恐惧。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内心强烈的悲愤与牺牲的决心。他的坚强,鼓舞着其余的人。 最右边站立着一个稍为年轻的人,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茫然望着前方,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流露着悲愤,似乎在感叹命运的不公平。 在他们身后的一个义民,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 左边第二个,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什么,表现出内心无比的愤怒。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上帝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 左边第三个义民,死亡使他恐怖,他用手轻抚着头,似乎想驱散恶梦,但仍不能避开这个悲剧的命运。 他身边的一个义民,年纪较轻,似乎被迸发出的爱国热情所冲动,但想到转瞬间将离开人世,不免引起生离死别的悲愤。于是,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态。 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震撼着人们的心。 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像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 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还是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辉煌不凡。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一次投降,这六个败类,简直是加莱的耻辱,怎么能算义民呢?宁死不屈才叫真英雄。 投降不是好事。但是,如果竭尽全力仍不得不降,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如果是为顾全大局而挺身而出,不得不降,牺牲我们六个,幸福全市人,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有人又说了,当初塑一个就行了,就是大义凛然的那个。何必多此一举,加上几个胆小怕死的。胆小怕死,能算义民吗? 胆小怕死也不是好事。但是,虽然胆小怕死,为了正义依然敢于挺身而出;虽然胆颤心惊,为了保全众人最后还是选择了牺牲,这同样是一种大义,同样是一种壮举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