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96991

第5部分 专题1 第1讲 众人说名著,分辨真与假——文学名著阅读客观题 教师用书-2021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78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名著,专题,客观,系统,全面,语文
  • cover
第1讲 众人说名著,分辨真与假———文学名著阅读客观题 有关整本书阅读的客观题的命题特点: 1.概述名著中某一故事情节,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正误进行判断。一般在时间、地点、人物姓名、人物关系、细节描述等方面设题。 2.概述作品的人物形象、主旨、艺术特点等,要求考生对其正误进行判断。 解答客观题,关键要识别选择题设题常见的陷阱, 如张冠李戴(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混淆关系(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命题者常常借此设置陷阱,如将兄弟关系说成父子关系)、曲解原意(故意错误地解说作品的情节、线索、主题、技法)、混淆时间(命题者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说错)。 下列有关整本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黛玉见风吹残红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感伤,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 B.《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C.堂·吉诃德单枪匹马、坚持不懈、勇敢顽强地反对一切“妖魔鬼怪”与不合理的东西,并进行斗争,尽管这些斗争因他的愚狂而失败,却是一种勇士的失败。 D.我们可以从冯至的《杜甫传》纵观杜甫的一生,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杜甫的爱国热情从未退却,只是时代的变化,个人的境遇,使得他的眼光由向上转为向下,由追求功名转为关注民生;使得他由供奉诗人走向人民诗人,由小我走向大我。而他的诗歌也由狭窄走向广阔。 A 解析:“这反映了黛玉……苦恼”分析错误。林黛玉本身就是个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她看到花儿落到了地上,觉得很容易被弄脏,林黛玉十分怜惜这些美丽的落花,于是便将这些花儿都收集起来,埋了起来。黛玉葬花是一种对青春的珍惜和对自己的安慰。 【技法归纳】 “三技巧”准确定答案 1.了解选择题常见的设题陷阱,把握命题特点,做好针对性阅读训练。 2.仔细阅读选项的表述。要一字一句地阅读,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因为选项或许就在某一枝节上设置了陷阱。 3.依据题干要求,应先用排除法,最后攻破疑难点。 总之,如果选项是对原著的复述,就要关注选项中人物、事件的相关内容是否与原著一致;如果选项是对原著的主观性评价,就要注意说法是否恰当, 推理是否合理。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