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7841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4文言文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6855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习学
  • cover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四 文言文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二、一词多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 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 君因我降,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