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92867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读读《端午节》|花城版

日期:2024-05-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34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课,读读
  • cover
《端午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并初步学会多声部节奏的合奏。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3、学会用三个音(do、re、mi)为固定节奏谱曲,并学会用笛子吹奏。 授课类型:综合课型。 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博采。通过在教学中展开欣赏、创作、评价、吹奏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快乐、自主的学习。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校本研究专题(器乐进入课堂)的整合,挖掘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挖掘众长。扬学生的兴趣之长、参与之长、表演之长,在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参与表现,营造开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对象的分析: (一)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如认识拍号、小节线、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初步接触过十六分音符,也能简单听辨音的高、低、强、弱等。二(1)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因此,尝试进行四声部的声势练习。 (二)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按传统教法(或单纯的乐理学习),他们会没有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采用了情景法、对比法、小组合作等生动而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一首四声部节奏的童谣,其包含的音乐知识比较多。其中有多种节奏型: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还有四分休止符,有出现在每个声部的最后结束处,也有两个声部出现在第一小节的第一拍上。这种技巧学生比较难准确把握。加上还有各种力度记号的四声部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方法来淡化和减少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模仿、创作,进一步体验、掌握十六分音符节奏,并初步学会多声部节奏的合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声势训练、小组创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辨力、节奏感和音乐想象力。 2、通过小组、小组间的合作等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并初步学会多声部合奏。 教学难点: 1、学会多声部节奏的合奏。 2、学会用已学过的三个音为词谱曲,并学会吹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听《端午节》的节奏、进课室。 创设环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堂。 学习活动 1、做一个“跟我学”的游戏,模仿教师边拍节奏,边念《端午节》的词 要求学生模仿教师拍节奏,对十六分音符先有感性认识,便于以后理性的学习。 2、先单声部训练,熟练后变二声部训练(卡农)。 3、了解《端午节》的人文历史。 通过生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通过端午节划龙舟这项活动引入第三声部的学习(学习打鼓的鼓点)。 进行声势训练,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及良好的听辨能力。 5、先第三声部训练,熟练后与第四声部合奏训练,最后四个声部一起合奏。 6、玩“划龙舟”的游戏。要求: (1)教师扮演指挥打鼓的角色。(2)第一、二、三组的同学把合唱台阶当龙舟,笛子当船浆,按节奏边喊边划,(3)请四个同学出来打锣和打镲。(4)第四组的同学按节奏拍掌为他们加油、呐喊。 把新学的知识在游戏中得以巩固,真正做到寓学于乐之中。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划龙舟时那种热烈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创作活动  1、做个“小小作曲家”,让学生用已学过的三个音(do、r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