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音乐展示课《七色光之歌》 教学内容分析: 《七色光之歌》歌词简练,曲调明快活泼,热情而富有朝气。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运用了休止、附点和切分节奏使旋律富于动感,表现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在灿烂阳光下幸福成长。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使用了重音、切分音、波音,使得旋律动感进一步加强,加之歌词采用衬词“唻唻唻”,使情绪高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通过歌曲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律动→练声→学唱→拓展。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上波音记号。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听唱法 听唱教学法是在聆听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歌曲的特点,从节奏、音高、力度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入手,利用节奏乐器演奏、律动、舞蹈等活动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去体验音乐。 (二)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三)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四)合作表演式 角色表演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1.学生随着旋律的快慢做简单的奥尔夫律动。 1=C 2/4 ① 3 5 4 2 3 1 2 7 1 3 2 7 1 1 1 ② 3333 5555 4444 2222 3333 1111 1 3 2 7 1 1 1 ③ 3 3 5 5 4 4 2 5 5 6 7 1 动作:跺脚。 2.学生跟着《七色光之歌》的伴奏做“8个声势”练习。 (二)练声导入 发声练习:1=C→G 2/4 3 3 5 4 4 2 5 5 5 4 3 歌词:太阳啊 出来了 太阳出来 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发声练习,跟着钢琴做半音阶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 新课教学 教师问:“太阳出来了带给我们一幅怎么样的美景呢?”学生回答太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教师:“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的照射,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生长在温暖的阳光下,就像花儿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七色光之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同时猜一猜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板书《七色光之歌》。 学生回答歌曲一共分为几个部分。 教师小结:红颜色是歌曲的主歌部分, 蓝颜色的是歌曲的副歌部分。 (四)学唱《七色光之歌》 1.看着《七色光之歌》歌词再听一遍歌曲。 2.学生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的第一声部的旋律,接着带上歌词演唱整首。 3.讲解音乐小知识:上波音记号、重音记号 教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呢?” 4.拍一拍、唱一唱上波音记号的部分:教师手持铃鼓拍出歌曲中的节奏,在“上波音”记号处快速摇晃,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完整跟琴演唱歌曲,注意“第一房子”、“第二房子”旋律的异同。 6.小游戏:师生接力唱歌曲第一声部。 (1)教师唱一前一句,学生接唱后一句。? (2)互换角色,学生唱前一句,教师唱后一句。? 7.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学生坐姿,要求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 (五)游戏律动 1.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老师带领学生律动,体验歌曲的动感。 (跺脚) X- O O X- O O (拍手) O O OX X O O OX X 2.加入《声势舞》,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边拍节奏边唱歌曲,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师提示学生唱准休止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六)拓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