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2734

我若为王 课件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693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我若,为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我 若 为 王 聂绀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上的权力。因此许多人对王位垂涎三尺。假如 自己做了君王,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 看作者设想了哪些情景,这之中又包含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和认识呢? 作者简介 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 湖北京山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 聂绀弩杂文集: <<关于知识分子>>(1938) <<历史的奥秘>>(1941) <<蛇与塔>> (1941) <<聂绀弩杂文集>> (1981年) 等等。 一、正音 呵( )斥 谄( ) 媚 畏葸( ) 憎恶( ) 匍 匐 ( ) 二、词语积累 匍匐: 爬行。 谄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指摘: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畏葸: 畏惧。 悲戚: 悲痛哀伤。 hē chǎn xǐ wù Pú fú 三、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节):由影片引出 ,“我若为王” 的假设 第二部分(2-5节):“我若为王”后,出现的 种种情景。 第三部分(6节):阐述原因,皆是奴才。 第四部分(7-8节):改进世界,铲除奴种。 分析第一部分:齐读并思考 作者对“王”的态度? 作者对“王”持否定态度。“我根本不想作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作者做了“王”,只是一种假设,想此话题来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分析第二部分: 默读并思考: (1)“我”与“妻儿”会出现 什么情况? (2)找出文中多次重复的句子,并思考它的 作用。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我的女儿-- 我-- 妻子--王后 儿子--太子 女儿--公主 我--万岁 圣旨等等 A、我若为王-- B、被 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 层层推进,极力渲染王权的 影响,起强调作用。 “拥有王权” 反复手法,强调奴才之多,奴性的普遍性 和严重性, 极力讽刺。 为什么臣民要“捧我的妻子儿女”呢? 分析三、四部分: 思考 (1)“我将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 (2)为什么说是“暴君”又是“明君”? 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 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 个奴才的首领。 之所以成为“暴君”,是因为滥杀臣民;之所 以成为“明君”,是因为将不再是奴才的首领, 是真正的智慧明君。作者认为改进世界的要义 在于铲除奴种,“我”才会成为“真正的君主”。 (3)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 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 真 的人们一同三呼。 “我若为王”,将铲除奴种,人人自由、平 等,那也无所谓“王”了,故言“将终于不能 为王”。没有了王权,也就没有了奴性;有 了民主、平等,也就有了世界的改进。这 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民主的热切期盼。 总结归纳: 作者对“王权与奴才意识”持 什么态度? 这篇杂文,作者借“我若为王” 的假想,痛斥可恨的王权意识, 可恶的奴才性格,表达了推翻 王权,铲除奴种、改进世界、 追求民主的强烈愿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