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子大丰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知识目标:学会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唱《栗子大丰收》这首歌。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感受《栗子大丰收》旋律明快活泼的特点与丰收的喜悦。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学会用活泼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栗子大丰收》。 教学难点:通过音准、节奏的把握和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来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教学教法: 在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现有的教学设施下,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流程: 猜谜导入 师:请你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果子。小刺猬,毛外套,脱起外套露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着黄宝宝。 你对板栗有什么样的了解?(栗子又叫板栗,与桃、李、杏、枣并称五果,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八月中秋成熟,营养丰富,吃法多样)。 听赏与感受 中秋时分,金风送爽,都说土地不负有心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动听美妙的的丰收之歌! (板书课题《栗子大丰收》) 请你思考三个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表现了什么的情感?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地方? 学习歌曲 学习交替二声部部分: ●有一个地方我能够感受到非常多的栗子被收在农民的篮子里,是哪一句? 师:栗子熟了就会“嘟噜嘟噜”地滚落在地上,农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会特别开心,这代表着他们的好收成来到了。我们试着唱一唱“嘟噜嘟噜”这一句,先唱谱再唱词。 ●还有一句和这句的旋律一样,只是节奏不同,找到了吗?我们一起唱一唱。 ●栗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复听《栗子大丰收》 歌曲是这样由一个声部来演唱的吗?我们再听一遍,你觉得效果有什么不同?(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替进行,感觉一下子热闹起来,人们纷纷在分享这种喜悦) 学唱主体部分 听琴轻声唱2遍 有感情地处理 要求:情绪欢快,唱出渐强记号,为什么要重复三句“今年的栗子大丰收”?难以抑制住的喜悦,一句句高涨,滑音的使用透露着喜悦,切分节奏的“大丰收”是一种喜悦的呼喊,感觉能响遍整个山林。 学唱第二声部 今年的栗子有了好收成,花果山的农民个个喜笑颜开,栗子们看到自己的主人那么开心,也不甘寂寞地跟着唱和。听!(师弹奏) 我们用“啦”来模唱。 分句合唱 他们在一起欢快的唱歌,俨然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多么美妙,多么和谐! 跟录音完整演唱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声部合唱歌曲《栗子大丰收》,同时学会了用声音来表现力度记号。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响起了《丰收锣鼓》,随着这首民乐管弦乐曲我们结束今天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