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 水 节 选 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思想 家 、 文学家。留传下来的《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庄子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庄子思想的一个特点,是把世界上的事物都看作是相对的。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介绍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庄子》一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这作,莫能先也。可以说,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 熟悉全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字词解释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jīng通“径” 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 (5)旋:转,改变。 (6)望洋:仰视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整句翻译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秋天的水随着时令到来,许多小河流的水都注入黄河里。直流的水波是这样大,从黄河两岸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分辨不清对岸的牛和马。在这时候,黄河的河神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整句翻译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朝东边一望,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时,河伯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迷茫地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整句翻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并且我还曾经听说,有小看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当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自读课文 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找出古今异义词,并理解。 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 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自读课文 找出古今异义词,并理解。 至于北海 百川灌河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