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32804

花城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12课 歌曲《小兔子乖乖》|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67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小兔子乖乖,格式,教案,歌曲,12课
  • cover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小兔子乖乖》 课型或模块 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开展《小兔子乖乖》的唱游活动,能够体会到自我表现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歌曲图谱的学习能够正确掌握《小兔子乖乖》的旋律。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不同角色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角色的声音,并根据歌曲《小兔子乖乖》自行开展唱游活动。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 《小兔子乖乖》这首歌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儿歌,歌曲为简单的二部构成且旋律朗朗上口,歌词虽然较多但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学会。由于大多数学生在之前就耳濡目染过歌曲,所以本节课应该赋予歌曲新的内涵和任务,让学会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模仿歌曲中出现的不同的角色并且可以进行唱游活动。 本课将注重体现音乐的律动性原则,且在保持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们的表现能力。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体态律动教学法;欣赏法;游戏法等。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卡通人物 投影仪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教师播放乐器版《小兔子乖乖》,提问学生歌曲名称和小动物角色? 欣赏乐曲回答出歌曲名《小兔子乖乖》及歌曲中大灰狼、兔妈妈和兔宝宝三种角色。 。 音频 PPT 卡通人物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内容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展开阶段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第一次聆听,且思考人物出场的顺序? 让学生复听歌曲,教师播放视频并让学生作出律动。 3、教师利用旋律线进行教唱。 教师利用手影演示旋律线; 播放歌曲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用手画出旋律线。 播放伴奏,让学生边唱变画出旋律线。 4.深化学唱歌曲。 教师总结每个角色的声音特点,并板书。 教师在琴声下范唱大灰狼和兔妈妈的声音。 学生在教师的钢琴下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 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伴奏,学生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 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演唱,并评选出最佳小组。 学生聆听歌曲,并能判断出大灰狼到兔宝宝,兔妈妈到兔宝宝的演唱顺序。 当学生听到不同人物出现时能够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学唱歌曲: 观看教师的演示,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所示的旋律线。 学生用手指边听边画出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走向。 4、音色处理: A.并能用自己的形容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如:凶恶的大灰狼,慈祥的兔妈妈,活泼的小兔。 B.聆听教师的范唱并能够作出判断哪一种是大灰狼哪一种是兔妈妈。 C、全体学生边做动作边用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5、学生跟着伴奏后面能够用不同的音色演唱歌曲,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活动。 PPT 音频 钢琴 投影机 PPT 板书; 抽样检测 小组评价 1、此阶段的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通过多种手段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形象性的理解。 2、通过游戏教学有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巩固掌握知识。 利用旋律线进行教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在过程中学生也潜移默化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在处理歌曲的阶段运用板书对知识进行梳理,在整个过程中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拓展阶段 在教师的要求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兔子乖乖》的唱游活动。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加入动作进行表演唱。 音频 卡通头饰 生生互评 教师点评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并且有力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结束阶段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布置作业。 学生回家与父母进行《小兔子乖乖》的表演唱活动。 注重家庭教育因素在音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将孩子的音乐兴趣拓展至课外。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于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注重音乐习惯的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