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38382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诗文阅读(六)word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30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2021届,word,阅读,诗文,新高考
  • cover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诗文阅读(六)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杜牧 邀侣以官解①,泛然②成独游。 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 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注】①以官解:以公务在身而不能前来。②泛然:飘然,无拘束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因友人未至,诗人飘然独游,悠闲地欣赏樊川景色。 B.颔联 "媚""矜"二字化静为动,将水光山色描绘得尤为动人。 C.颈联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在野外漫步的所见所闻。 D.尾联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从政的期待。 (2).这首诗的情感较为丰富,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霁①夜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 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 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 D.作者描写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 (2).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闲望 吴融①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映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翅暖沙。 闲下新居成别业②,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②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蛱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2).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晚秋登城北门? 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 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仰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复兴无期,不觉愁绪滚滚,涌上心头。 C. 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 D. 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深沉的悲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