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86993

6.19.雾和云 课件(10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9次 大小:11044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19.,课件,10张,PPT,教案,素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地震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 结论,并能选择自已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震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地震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 结论,并能选择自已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震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雾和云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雾和云,知道雾和云的不同。 2.能对雾和云形成的原因展开合理猜想;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制造,利用类比推理得出自然界中雾和云的形成原因。 3.愿意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 4.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自然界中雾和云的形成原因。 难点:对雾和云形成的原因展开合理猜想。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雾和云的资料。 一、导人新课 1.猜谜语 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物) 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 (打一自然物) 教师用图片出示谜底,云和雾都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教师提问并导入新课:云和雾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一)自然界中哪里有雾?哪里有云?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哪里有雾?哪里有云?请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学生小组内交流、列举大自然中涉及云和雾的现象。 3.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给子适当评价。 5.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 (二)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1.通过实验制造“雾。 (1)教师提出问题: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提同问题:请同学们根据之前学过的水蒸发、水蒸气凝结的知识,猜想一下雾和云形成的原因。 (4)学生对雾和云形成的原因提出猜想并交流。 (5)学生小组内根据猜想讨论制造”雾”的实验方法。 (6)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出示思维导航,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8)学生分组实验,制造“雾”。 (9)师生共同总结。 2.交流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刚刚通过模报实验和对比实验制造了“雾”。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自然界中的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交流。 (3)老师播放视频,雾的形成过程。 (4)师生共同总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凝结形成小水滴会形成雾。 (5)教师提出问题:那云是怎样形成的呢?云和雾有什么不同? (6)学生交流总结: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形成小水滴,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7)教师播放云的形成的相关视顿。 (8)教师课件出示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9)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类比推理”:根据杯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块形成“雾”,推想自然界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就是在类比推理。 三、拓展活动 查阅责料,了解雾和霾有什么区利?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查阅资料,了解雾和霍有什么区别。 2.教师引导学生查阅霾的相关知识,并分条目分析、整理。 3.教师视频比较比较雾和霾的区别。 4.教师列举霍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 19.雾和云 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