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0671

4-3-1《秋水(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三)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78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3-1,秋水(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
  • cover
(课件网) 《庄子》 庄子简介 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成语溯源 特殊句式 结构思路 深刻寓意 参考译文 名人名言 《庄子》 自读思考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与老子并称 “老庄”。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哲学上表现为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抛弃一切文化知识。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自读思考题 1.默读课文,疏通字句,找出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句。 2.思考、讨论这则寓言蕴涵的深刻道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随着时令, 名为状 黄河 通“径” 这样 通“辨”,辨认 在这种情况下 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形容词尾 认为 美景,形为名 向东,名为状 是 到达 脸朝东 也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海神若 认为 没有谁 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样 脸 说 小看,形作动 轻视,形为动 不 取独 尽 到达 危险 表被动,被 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①至于北海 ②百川灌河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②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 古义:到达。 古义:指黄河。 ③面目 ④大方 今义:①不吝啬; 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今义:相貌。 古义:脸。 古义: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 时,随着时令,名为状。 东, 向东,名为状。 面, 面对,名为动。 少,小看,形为动;闻,见闻,动为名; 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轻,轻视,形为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美,美景,形为名。 望洋兴叹: 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 望洋,也作“望羊”,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感叹,意思是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 让内行的人见笑。大方,泛指 见多识广或有某种专长的人。 大方之家: 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 1.闻道百 2.以为莫己若者 3.我之谓也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被动句 判断句 黄河:不辨牛马(雄壮开阔) 北海:不见水端(辽阔无边)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焉河伯自叹不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对比 对比 黄河与北海之比 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之比 悟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山外青山楼外楼 强中自有强中手 自大由于无知 天外有天 要克服主观,防止片面 有比较才有鉴别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周恩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周 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拓展阅读 注:①鹓鶵(yuānchú),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鹰的一种)。 读文回答: 〈一〉借助工具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