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0833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 穷人 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729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
  • cover
13 穷人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纯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分析桑娜的矛盾心理,体会桑娜的善良。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摘抄本;查阅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创设氛围。 1.(教师利用课件播放寒风呼啸声、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海岸声、嘶哑的古钟声) 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这些声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发生怎样的或温馨或可怕的故事?(指名回答)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一家穷苦的人家里,却发生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板书课题:穷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导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扫除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推想的方法理解。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在小组内交流,并合作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教师:下面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其余同学边看边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作好标记,待课文读完后提出来订正。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朗读有误的地方和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3)学生纠错,正音释词。 (4)预设学生可能读错和难以理解的字词。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作”读zuò,不读zuō。“张罗”读“zhānɡluo”。 (5)说一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晚上,桑娜与丈夫主动收养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导学提纲:(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一说每部分的段意。 (2)在文中画出让你感动或感触深的语段,并写出感受。 (3)在小组中交流令你感动的语段,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学情,并适当点拨。 3.学生班上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并引导学生。 预设学生交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等待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主动提出收养邻居的两个孩子。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学习课文,感悟“穷人”的穷苦生活。 1.教师导言:这篇课文的课题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可是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 导学提纲:(1)读课文第1~7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穷人有着什么品质呢? (3)标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中尝试解决。 2.学生自学,探究穷人的“穷”,教师巡视学情。 3.全班交流反馈,教师适当引导补充。(随机板书) 预设关键句:(1)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2)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屋子里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