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16797

北师大版 初中信息技术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67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信息技术,北师大,初中,信息,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上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了解用数字表示信息载体的方法。认识个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学会管理文件信息,提高信息处理意识。 信息社会与数字设备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数字设备对信息社会的意义。了解各种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理解信息活动中的具体任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信息是什么;信息载体是什么; 信息与信息载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载体与数字设备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个性特征:初一的学生尚未脱离形象化思维,性格也较为活跃,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先验知识: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相应软硬件系统,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设备。 学习风格:多数学生是视觉型风格,尽可能给学生呈现形象化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效果。 信息素养:身处信息社会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次经过生活实践和相应的学科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信息素养,包括网络搜索、拍摄视频等。但是却没有相应系统科学的信息知识。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学生能力认识到信息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分辨生活中的信息和生活中信息载体的相应数字设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阐述信息的核心概念;能够列举至少4种信息种类;能够用恰当的信息种类去表达信息;能够分析不同数字设备所收集的信息种类;能够甄别生活中应用数字设备的传播信息的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探究,理解和运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等,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愿意主动利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对相应的智能设备的信息化功能产生兴趣。通过素材中爱国主义的熏陶,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信息载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类信息载体区别; 【教学媒体】 教学ppt、视频、音乐 【教学时数】 1个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提问:同学们,听了这个音乐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回答内容:激情澎湃) 教师活动:播放《两弹一星》短视频。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想必大家更有触动,对于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刚刚播放的音乐和视频里的内容,其实都是我们获得的信息,我们从音乐里感受到了歌唱家对祖国的爱意,从视频里感受到了伟大的科学家对祖国的贡献。那么这些信息究竟是什么?或者什么是信息呢? 课堂讲解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信息是人们相互传递的音信、消息。本质上看,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举例说明信息的概念:比如根据天气预报能获取天气的消息;看书能获取知识的信息。提问:谁来再举些相关例子呢?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从大家的举例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信息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同。文字的形式适合阅读,音乐的信息适合听觉,而视频的信息则要眼耳并用。提问:这些种类和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相类似? 学生活动:五官。 教师活动:讲解:没错,我们获取信息依靠五官,那么信息依赖什么让我们获取它呢?是信息载体。也就是信息的五官。提问:大家知道信息载体有哪些吗? 小组交流 活动一、怎么分辨信息载体类型?5分钟 教师活动:所以我们的信息载体种类有:视觉型的、听觉型的以及视听混合型的。那么根据这些类型,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我们的视觉型的信息载体类型有哪些?听觉型的信息载体类型有哪些?视听混合型的有哪些?并根据讨论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