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3251

3-3-2《勃兰特下跪赎罪受称赞》课件(苏教版必修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517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3-2,勃兰特下跪赎罪受称赞,课件,苏教版,必修
  • cover
(课件网)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称赞 勃兰特舔盘子   勃兰特是德国久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曾先后担任过20年的联邦德国总理,然而它花钱却很抠门。   中共代表团出访波恩时,当时任社民党主席的勃兰特接待并宴请了中国客人,中国贵宾5人,他们也5人作陪,宴请没去豪华饭店,没实现订好筵席,只去了一家普通的餐厅,随便拣了张空桌子坐下,除了汤饮料、面包以外,只请客人每人看着当日菜单,点一道自己合口的菜,各吃各的,勃兰特本人,把自己要的那份鱼吃完后,双手端起盘子,把盘子里的汤汁舔了个光。他对中国客人说:“我们现在是在野党,对党内同志们交纳的党费,一个子儿也不轻易花,就是过去执政时,也不敢乱花纳税人的钱,否则公众会不答应的。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赎罪( ) 凛冽( ) 肃穆( ) 祈祷( ) 虔诚( ) 归咎( ) (1)消息也叫新闻,消息要求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必须写真人真事。 (2)消息具有特定的结构,一篇消息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消息的导语是放在消息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一般来说,在导语里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消息结构一般分为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就是消息的题目。它用很简洁的语言标出所报道的内容,以次来吸引读者。消息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是双行或者多行标题。标题的本体是正题,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常用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或揭示事件意义,引出主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释和补充。 (2)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主体部分要求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4)背景:背景指的是跟报道事实有关的情况。 (5)结语: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后一句或者一段话。可以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的小结;也可以指出事件发展趋势;也可以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1指出文章的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2 标题与导语的关系 3导语与主体的关系 4比较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同:真实性 同: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 异: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而消息相对稳定。 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拓展阅读 从勃兰特下跪说起 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特别是屠杀上千万的犹太人,更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对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的过错和罪行能不能够正确认识,并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和罪行,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态度和责任。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开始进行深入反思,正视纳粹当年犯下的罪行。《大家文摘报》2006年6月9日的一篇文章,刊登了一幅照片,是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 倒在波兰的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表达了德国的歉意和对二战的忏悔。看到此,我感慨颇多。我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勇气。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在历史上的过错和罪行,因此我要说德意志民族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