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35793

2021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解读:聚焦体育功效 培养思辨能力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202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1,作文,思辨,培养,功效,体育
  • cover
2021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解读:聚焦体育功效 培养思辨能力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聚焦体育功效 ?培养思辨能力 ———点评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 继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聚焦劳动教育、倡导弘扬劳动精神之后,2021年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由“体育之效”切入,凸显体育精神,充满思辨色彩,既符合学生实际,立足教育之基,又着眼长远发展。命题继续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锁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功能、“四层”内容、“四翼”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当下,面向未来。下面试对作文命题进行简要点评和分析。 一、起点平稳,体现内涵的丰富性。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基本上延续了往年的命题形式,是考生所熟悉的。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过渡引语,三是写作要求。材料引述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体育之效”的论述,引导考生全面、深入思考体育的功效以及强弱转化的道理。材料内涵丰富,在个人层面,可引导考生进一步重视体育,自觉将体育精神贯彻终身;在群体层面,可借助体育培育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材料讨论的话题符合考生实际,写作不限文体,审题立意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要想写出深度和广度,需要结合材料分析体育的功效、价值、意义,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思考体育对强身健体、养生蓄力的功用;将体育放在“五育”的体系里考量,特别是与德、智的关系;将体育放在个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思考。 二、明理启智,突出思维的辩证性。材料对“体育之效”的论述极具思辨性,它明确指出通过体育可以让身体机能发生变化,由弱变强,但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则会由强转弱;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则可由弱变强。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认识,从正反两方面给人忠告和启发。材料论述“体育”的功效,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对“身体”的作用。写作引语和往年不同,没有狭隘地指令和限定某种文体,写作空间更大。它的启发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且是辩证性的。一方面,说明体育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的作用,要强化锻炼;另一方面,启发读者,强者不可滥用其强,不可自喜自傲、恃强凌弱,弱者不必悲观消沉、自卑自轻,而要通过“锻炼”,增强自尊自信,变得自立自强,因为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考生写作时要统筹兼顾,可以侧重于某一点,但不能只谈一个方面,要在把握材料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凸显一定的思辨性。 三、引导教学,彰显育人的全面性。一段时期以来,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过于重视智育,轻视其它。此次高考作文命题聚焦体育功效谈启发,再次体现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状态、全面发展的关注,既是对片面教学的一种调整,也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有利于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体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