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炮 兽 雨果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之一,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1885年逝世后共和国为其举行了国葬并入葬先贤祠。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等。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却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雨果善于运用“美丑对照法”。 贯穿其一生活动和创作的是人道主义思想,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等。 维克多·雨果 单元话题:场景 泰坦尼克号在黄昏中航行的场景 有了人物Jack和Rose,场景才鲜活! 《边城》一年一度赛龙舟的场景 有了翠翠和傩送,边城的场景才灵动! 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 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三个因素。如舞会、晚餐、战斗。它既不是风景描写,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描写。 场景 一、阅读小说,概括小说故事内容 军舰上一尊大炮滑脱了,横冲直撞,军舰面临灭顶之灾,危急关头,炮队长挺身而出,制服了野兽一样的大炮,因为勇敢得到了勋章,又因为造成的错误被枪毙。 二、文章《炮兽》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炮兽肆虐 (1———34段“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第二场景———人“兽”大战 (35———57段“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 ) 第三场景———赏功罚过 (61———99段 “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 三、以场景一为例,探究雨果小说漫浪主义的特色 1、在《桥边的老人》一文中,海明威那么一两百字就展现了军民撤退的壮阔画面,而雨果所写的画面简单说就是四个字“炮兽肆虐”,但雨果却写了那么多字。假设海明威看到雨果的《炮兽》会怎么说呢?若叫海明威给雨果改文章,海明威会把雨果文章中的哪些内容删去呢?现在我们就来当一回海明威,根据“冰山理论”把你认为1-5自然段中可以删去的内容全都删去。 2、这些删除的内容,是些什么?作者怎么会写这些?用了哪些办法使得内容如此丰富的? 这些删除的内容是围绕“炮兽肆虐”展开的丰富的联想,极力渲染炮兽的凶猛,威力无穷,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一个典型的场景。这些内容又往往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想象等手法来写。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雨果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 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和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作的首位;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四、阅读小说,分析场景 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因此他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那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如何运用的呢? 探讨场景一中蕴含着哪些对照? 场景一:炮兽肆虐 1、炮兽———人 炮兽:凶猛、庞大,威力无穷 人:怯懦,渺小、无能 探讨场景一中蕴含着哪些对照? 场景一:炮兽肆虐 2、勇士———老人 勇士:犹豫不决,听天由命 老人:沉着冷静 雨果名言对照: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 ?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强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