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化石的故事 川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恐龙 新知导入 恐龙曾在地球上生存,它们遍布海洋、陆地和天空。然而在繁衍一亿多年之后,恐龙却从地球上消失,成为生命演化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位于四川省“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其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我们从化石里能找到恐龙消失的秘密吗? 新知讲解 (一) 生命探索 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确定地层年代、推断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等提供了重要证据。? 新知讲解 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1)化石告诉我们:地球上曾经有过这样的生命。? 距今5.7亿-5.1亿年是生命大爆发时期,三叶虫等最为繁盛。 三叶虫生活复原图及其化石 古鱼类生活复原图及其化石 距今4.1亿-3.6亿是鱼类大发展的时代。 新知讲解 霸王龙捕食复原图及其化石 猛玛生活复原图及化石 生活在几千年以前的哺乳动物猛犸,身高5米,体重约10吨,曾经是石器时代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 距今2.45亿-0.66亿年是恐龙等爬行动物的天下。 新知讲解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从远古到现代,生物的种类在不断变化,有新的物种产生,也不断有物种绝灭。 新知讲解 (2)化石告诉我们:地球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在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术盆地的古盐湖沉积地层中,科学家发现了罕见的古鱼类化石———伍氏献文鱼。其全身异常粗大的骨骼,见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气候的持续干旱。 约5000万年前,青藏高原青不断隆起,高原北部气候持续变干,水草丰美的柴达木盆地慢慢变成了荒漠和大大小小的盐湖。约300万年前,伍氏献文鱼还顽强地生活在盐湖中,喝着苦咸的湖水,骨骼不断增生…… 伍氏献文鱼 新知讲解 沧海桑田———海洋陆地的变迁 新知讲解 (3)化石还告诉我们:人类和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根据化石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推断:生活在距今12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猿类的共同祖先。 由于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减少,森林古猿被迫从树上来到地面生活,逐渐进化到直立行走。 新知讲解 南方古猿:最早能两脚 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 能人:脑扩大,能 制造简单的石器 直立人:直立行走的姿 态接近现代人,会使用火 智人:能制作复合工具, 并创造出原始的艺术 新知讲解 查一查?? 最早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距今大约多少年?当时,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1974年~1975年,考古学家在坦桑尼亚北部迦鲁西河畔发现的距今300多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骨化石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拣取石块、木头、树枝和兽骨用于生活。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在后来逐渐分化,发展成为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种植小麦、大麦、水稻、棉花、栗等;狗、山羊最早被驯化,其次是猪、牛、驴、马、鸡等。 新知讲解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元谋人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 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 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新知讲解 (二)生命加油站?? 环境变化与物种生存息息相关 你知道恐龙绝灭的原因是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