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48575

10.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212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2.1,数学,第四,必修,2019,人教
  • cover
10.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案 教学课时: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同复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规定的合理性及实数运算规律的适用性,知道复数加法、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能熟练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2、通过复数加法、减法运算几何意义的学习,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意识,通过法则与运算律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强化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   3、进一步体会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问题1:复数、点、向量的对应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回顾,构建复数定义的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思维的对应.   【设计意图】由于复数、点、向量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把复数、向量与解析几何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连贯新旧知识,将数与形融合成有机整体.提升数与形的对应与转化能力,突显问题解决的直观策略.   问题2:(1)试判断下列复数,,对应的向量在复平面中落在哪个象限,并画出其对应的向量;   (2)用坐标和几何形式表示复数,所对应的向量,计算与对应的向量的加、减运算结果?你认为的值应该等于多少?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感知数形结合带来的直观想象.   二、新知探究   问题3:类比向量坐标形式的加、减运算,尝试给出任意两个复数相加、相减的运算规则?   问题4:类比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尝试给出任意两个复数相加、相减的运算规则?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评价、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   【解析提示】可结合实例:已知m=4x+3y ,n=2x-7y ,求m+n,m-n.   【设计意图】借助多项式的加、减运算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学生可自主观察、猜想出复数的加减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合并同类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复数加、减首先确定各个复数的实部、虚部,其次将所有实部和虚部分别求和,最后将实部和作为实部,虚部和作为虚部,写出复数的代数形式,注意减法要将减数的实部、虚部变为相反数进行求和.   教材引言:我们知道,任意两个实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即时,必定有a+b=b+a,.那么复数中的加法对交换律与结合律都成立么?   问题5(1)复数的值应该等于多少?复数中的加法对交换律与结合律都成立么?   【设计意图】承接问题2,将学习活动进一步延续递进,感悟复数集对加减运算的封闭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及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阶段小结】①两个复数的和(差)仍为复数;复数加、减法中规定,两复数相加减,是实部与实部相加减,虚部与虚部相加减;   ②复数的加法(减法)则可推广到多个复数相加(减)的情形;   ③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三、例题示范   例1:(教材P35———例1)计算   【选配意图】考查复数加、减的混合运算,通过练习巩固复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思路分析】首先确定各个复数的实部、虚部;其次将所有实部和虚部分别求和;最后将实部和作为实部,虚部和作为虚部,写出复数的代数形式.   【解答】原式   【解法评析】实数的运算通性、通法可扩充到复数;复数集对加、减运算具有封闭性.   例2:(教材P35———例2)判断命题“两个共轭复数的差一定是纯虚数”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选配意图】考查共轭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减法运算与复数分类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对数学定义的严谨性把握,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