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87206

11.4.1直线与平面垂直(第1课时)教案-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日期:2024-06-2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786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4.1,第四,必修,2019,人教,数学
  • cover
11.4.1直线与平面垂直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空间图形,归纳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通过观察合适的实物演示,归纳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的位置关系认识较复杂的位置关系的原则,通过丰富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从空间的线线垂直过渡到线面垂直,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体会由线线垂直到线面垂直的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并且逐步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   归纳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l与m,如何来定义两条相交直线成角?   得出结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指的是它们相交所得到的不大于直角的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1】?   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第110页上面的“尝试与发现”.   问题2:结合【学生活动1】中正方体中的两组异面直线,尝试定义两条异面直线成角?   【设计意图】   本节之前我们已经知道空间中两条不同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平行,异面.本节课我们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直接观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归纳并形成三种位置关系下的直线与直线成角的定义,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学生水平较高可以直接把问题1和问题2合并为“如何定义空间中两条直线成角?”) .   【学生活动2】若空间中两条直线l,m所成角的大小为时,称l与m垂直,记为.   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直线与平面的形象都可以抽象成直线与平面垂直,请举出一些例子.      ②请一位同学演示(或者课件演示),一支笔固定,另一只笔绕着第一支笔的中点保持垂直同时旋转,请观察第二支笔所在的直线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第一支笔与这个轨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问题3:如何来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呢?   得出结论:直线l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直线l与平面垂直.   【设计意图】   这部分让学生举例子,也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世界,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的美.教师可以课件展示一部分,比如即将发射的火箭与地面,巍峨的高山与水面等等,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欣赏到数学的对称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体会直线与平面垂直,从而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问题4: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不能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和两条平行直线垂直呢?和无数条直线垂直呢?和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呢?   【设计意图】   本部分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寻找到能使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充分条件,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各种线线垂直的比较,不断探索,层层递进,排除筛选,逐渐从线线垂直过渡到线面垂直.最后教师可以用具体的实例给同学们做展示.(比如一本打开的书,把它立起来,书脊与桌面垂直).(学生水平较高可以直接抛出问题,直线和平面内至少几条直线垂直才能得到线面垂直).   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为   二、例题讲解,深化理解   例1(课本112页例1)   地面上插有一根直杆,将地面看成平面,只借助于绳子和米尺,你能检测出直杆与地面是否垂直吗?写出你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直杆的A处,并使得AB=0.8m,截取绳子的长度,使得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