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3、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一定了解,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限于表面的视听认识,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明显,但多数学生只能从服装、服饰等这些外在的符号来区分。了解不深是九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认识情况 重点难点 加深对苗族服饰及节日的了解,使学生表现力等方面得到锻炼。歌曲的演唱及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歌唱美丽的家乡 导入新课 欣赏:欣赏苗族歌舞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场景中的特点。 提问:看到的场景,并猜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引入:苗族音乐 学生自己讲述 苗族 体会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和情感表达的途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新课学习 二、歌曲听赏 三、拓展知识 1、欣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苗族特有的民歌“飞歌”(以歌词作为切入点),讲解“飞歌”的特点、作用。 2、提问:并说说是怎样的情绪。 3、念歌词。 4、教唱《歌唱美丽的家乡》。 5、指导指导学生用悠长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语言过渡:这么美丽的山乡,让我们每个人都留连忘返,请听山乡的歌手们对我们唱起的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听赏歌曲 6、听赏音乐《瑶族舞曲》 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访问采风,成功创作出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这首合唱便是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55年,作曲家茅沅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 7、分析音乐 8、出示乐谱,教师边弹边唱。 1、欣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了解“飞歌”的 含义。 2、学生仔细听赏,并说出歌曲情绪特点。 3、念一念歌词,并了解含义。 4、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 用教师所指导的情绪演唱歌曲。 独唱,男声或女声齐唱,对唱等。 听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了解音乐创作背景及作曲家创作经历。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音乐结构 巩固音乐旋律,视唱音乐主题,可模唱 在欣赏音乐的同学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与美感。并学会用悠长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直接过渡到下一首歌,使两者有机结合。 体会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和情感表达的途径、方法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