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20946

人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 《演唱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973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一年级,音乐,上册,演唱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 cover
课 题 《大鼓和小鼓》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课标》指出: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我的教学思想:低年级学生以唱会歌,唱好歌为主要目标,老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更准确的感知音乐要素,感受歌曲的风格,体验音乐的魅力。 2.内容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2/4拍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只有八个小节,两个乐句,简单易学。歌曲内容为大鼓和小鼓的敲击,不仅体现了音的力度对比,还体现了音的高低变化,歌词也是模仿大鼓和小鼓的音色来写的。 3.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14班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14班的学生: 一、已经初步了解了声音的四个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但还需要在作品的学习中进行巩固。 对策———教学中安排多种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进行对比听辨。 二、初步建立了首调概念,知道F大调dol的流动性,但是对于基本音的掌握还不太熟悉,识谱的速度比较慢。 对策———教师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趣味参与活动中慢慢识读乐谱。 三、有良好的演唱习惯和一定的听唱能力,但是音准和音色还需要加强。 对策:在唱谱中解决音准问题,在歌曲的表现活动中修饰音色。 四、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有一定的探索和表现的欲望。但是准确性和规范性还需要加强。 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探索和表现,在活动前提出要求,活动后有评价。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对比、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中学会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感知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的变化。 2、能够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了解日本太鼓。 教学重点: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在听唱活动中,表现声音的高低变化。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从上节课学的《布谷》导入 教师模仿布谷鸟叫声,学生听辨出叫声的高低。 听辨提琴的声音高低 教师通过“库乐队”软件,让学生亲自触摸大、小提琴琴弦,听辨两种乐器的声音高低特点。 听辨鼓的声音高低 教师敲击藏在钢琴后面的鼓,让学生听辨鼓声的高低并展示两种鼓检验答案。 设计意图:用已学导入新课,凸显知识的连贯性。通过对比的方法听辨音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验感知。 二、新课教学 初听,听辨歌曲中是怎样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的? 板书答案:大鼓———咚咚 小鼓———嗵嗵嗵 贴节奏卡片 请同学们把节奏卡片对应的贴到大鼓声和小鼓声的上面,师生接龙读准鼓声的节奏。 设计敲鼓动作 结合歌词,体会强弱,请同学们为敲大鼓和小鼓设计动作,并随音乐按节奏进行模仿敲击,既熟悉了旋律又熟悉了唱鼓的节奏。 请学生为歌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明确课题。 识读四小节乐谱 (1)教师完整唱旋律,学生听辨出都唱了哪几个小音符,教师板书字母谱。学生从所有字母谱中圈出表现鼓声的三个音符。 (2)教师指导学生识读四处鼓声的音符,贴好卡片并唱准。 (3)师生接龙唱谱,学生只唱四处鼓声的旋律。 加词演唱,记忆歌词,完整演唱。 加上敲鼓动作,对比大小鼓声的高低和强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对比、模仿、合作等方法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三、表现歌曲 1、鼓声伴奏演唱 学生演唱歌曲,教师在唱到大鼓和小鼓的地方分别敲击大鼓和小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探索表现声音强弱和高低的方法。 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